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首頁 > 時政經濟

美國提高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誰受害?誰得益?
2024年05月16日 10:57 國是直通車

  文/李曉喻

  美國日前宣布,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等產品加征關稅。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舉打壓中國相關產業(yè)意圖明顯,將對中美兩國經貿合作造成損害。

  背后“使絆子”

  5月14日,美方發(fā)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復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關鍵礦產、半導體以及鋼鋁、港口起重機、個人防護裝備等產品的加征關稅。

  其中,對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目前的25%提高到10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表示,拜登政府此次提高加征關稅,既有在總統(tǒng)競選中塑造強硬形象,與競爭對手特朗普爭奪選民的目的,也有進一步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yè),爭奪國際市場份額的考慮。

  目前,中國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風頭正勁。據中方統(tǒng)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

  相關領域產品的技術、性能和品質也得到國際市場普遍認可。以電池這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部件為例,從液態(tài)鋰電池到半固態(tài)鋰電池,從充電一次續(xù)航1000公里的麒麟電池,到充電5分鐘續(xù)航400公里的800伏高壓碳化硅平臺,中國電池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續(xù)航里程更長、充電速度更快。

  崔凡認為,美國此次加征的301關稅,實際上是延續(xù)2018年7月以來對華301關稅,沿著中國新能源產業(yè)鏈,從下游到上游步步緊逼:先迫使企業(yè)將生產環(huán)節(jié)移出中國,再逼其到美國投資或轉讓技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也表示,眼下新能源產業(yè)話題已經被政治化、工具化。美國提高加征關稅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yè),意欲為自身產業(yè)轉型和超越爭取時間。

  誰受害?

  美國此番提高對華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產品加征關稅,受害者眾。

  首當其沖者是中美經貿關系。在崔凡看來,美國此次加征關稅給中國電動汽車和光伏產品直接出口美國之路設置了巨大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國已經啟動對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光伏“雙反”調查程序。崔凡稱,中企出海投資和中間產品出口的道路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美國沿產業(yè)鏈步步緊逼圍堵,對中國新能源產業(yè)的中長期影響需密切關注。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指出,美方出于國內政治考慮,濫用301關稅復審程序,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產品加征的301關稅,是典型的政治操弄。美方提高301關稅違背了拜登總統(tǒng)“不尋求打壓遏制中國發(fā)展”“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的承諾,也不符合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精神,這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氛圍。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也將因此受阻。商務部稱,阻礙中國綠色產品自由貿易無助于解決自身問題,反而會破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阻礙全球綠色轉型。談氣變合作就不能搞保護主義,搞保護主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氣變合作。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強調,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捍衛(wèi)自身權益。

  誰得益?

  通過提高加征關稅來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yè),美國產業(yè)能獲得發(fā)展嗎?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熱賣,背后有堅實基礎。除了技術創(chuàng)新,在產供鏈方面,中國企業(yè)在實踐中逐步集聚形成了高效、完備的產供鏈,長三角地區(qū)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擁有“4小時產供圈”;市場生態(tài)方面,中國市場規(guī)模巨大、競爭充分,大浪淘沙中能脫穎而出的都是強者。

  多家商會負責人近期在出席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時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和規(guī)模成本方面優(yōu)勢明顯,產品品質也在提高。

  換言之,美國相關產業(yè)要想迎頭趕上,也要拼技術、拼創(chuàng)新、拼產供鏈。

  如商務部所言,搞貿易保護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只會事與愿違。通過“貼標簽”“扣帽子”,對中國產品出口和投資合作設限,擋不住中國前進的步伐,反而會絆倒自己。

責任編輯:王雨蜻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